靖难之役后,许多建文遗臣遭遇了惨无人道的报复。方孝孺被迫灭族,铁铉被活推入油锅股票配资博客,景清被剥皮,妻女甚至被充入官妓……这些残酷的记载传遍大江南北。然而,大多数此类记载带有明显的偏见,刻意丑化了朱棣,但不容忽视的是,朱棣确实对建文朝遗臣们展开了无情的复仇,手段极为残忍,以至于至今他的形象仍深受指责。
我们从铁铉、景清、练子宁、方孝孺等人讲起,来看这些命运多舛的人物。
铁铉的险死逃生
建文二年,朱棣围攻济南城。眼看着城池即将破守,铁铉决定以诈降为计,邀请朱棣入城谈判。朱棣在权衡后决定冒险进入城中,却不料当他刚步入城门,突然之间,上空的千斤重的城门从天而降,直砸向他的马头。幸运的是,城门的偏移让朱棣险些丧命,然而他未能完全避开这场灾难,差之毫厘,却死里逃生。面对这一未遂的刺杀,朱棣怒不可遏,立刻指挥炮火猛烈轰击济南城。眼看城墙即将崩塌,铁铉再度施展巧妙的“歪招”——他仿照朱元璋的神像,按照排列次序摆满城垛,用这种方式挑衅朱棣:“看清楚,这是你父亲的牌位,敢开炮吗?”朱棣怒火中烧,血压暴增,姚广孝的聪明才智此刻也无计可施。最终,朱棣不得不做出撤兵的决定,但铁铉却乘机收复了德州等地。
展开剩余81%朱棣的记忆深刻,终于带领大军再次南下。这次,朱棣选择了冒险之路,绕过济南直接攻向长江。直到南京失守,铁铉才最终被捉拿。被押解至南京后,朱棣企图逼铁铉屈服,让他为臣拜见。然而,铁铉始终对着朱棣背影,无言愤怒,直言不屑。朱棣暴跳如雷,命人将铁铉的耳朵和鼻子割下,塞入其嘴中,然后气愤问道:“你不是忠臣吗?忠臣的肉可有香味?”铁铉目光坚定,回道:“忠臣的肉当然香!”这一刻,朱棣彻底失去了理智,命人将铁铉推入油锅。虽然有关铁铉“忠臣肉”和“下油锅”的细节情节,出自《明史演义》一类的小说,朱棣并未达到如此残忍的地步,但铁铉最终确实被处以了磔刑。关于他的家人如何处置,稍后再说。
景清的背叛
随着朱棣攻入南京,许多建文朝的忠臣纷纷遭难。然而,有一人显得格外不同,他就是景清。曾经立下誓言要与方孝孺一起殉国的景清,此时却身穿朱红色衣袍,摇身一变成为了朱棣的御史大夫,成了亲王的忠臣。此事令许多人心生疑窦,甚至暗骂景清为“墙头草”,或许并不是出于忠诚,而是有更深的阴谋。
朱棣与景清关系深厚,曾为旧友,但此刻看到景清的变化,不禁心生疑虑。一天,一名官员急匆匆前来报告:“宫外发生了异星赤色犯帝座的紧急情况。”朱棣心头一紧,心想:“该不会是景清做的吧?”不久,侍卫告知景清在宫外求见。朱棣心生警觉:“搜一搜他身上!”
果不其然,侍卫在景清怀中发现了一柄锋利的刀剑。朱棣愤怒至极:“你打算做什么?”景清淡然一笑:“我说切羊肉,你信吗?不过是想为旧主报仇罢了。”朱棣暴怒,立刻下令将景清处死,执行磔刑。关于景清被割舌剥皮的传说,皆出自民间野史,并无确凿证据。
方孝孺的“灭十族”之谣
方孝孺“灭十族”的故事广为流传,但它并非历史事实。朱棣在姚广孝的劝说下,决定饶恕方孝孺,甚至希望能重新利用他。但方孝孺拒绝了朱棣的提议,表示不肯低头。两人言辞激烈,朱棣提到周公的事,而方孝孺则反问:“成王在哪?”这番话令朱棣恼羞成怒,便威胁方孝孺如果不写即位诏书,将会“灭九族”。方孝孺毫不妥协,直接回答:“别说九族,十族又如何?”于是,朱棣下令不仅处决方孝孺,还连累了他的弟子和亲朋。
有关“灭十族”的传闻在许多民间史料中都有记载,但这并不符合《明史》的记载。朱棣的确屠杀了方孝孺的弟子和一些亲信,但所谓“灭师族”的说法完全是虚构。许多相关人物,包括卢原质、郑公智、林嘉猷等,都因主动挑衅朱棣而遭到严惩。
被抹黑的“忠臣”们
建文帝时期的两位重要人物,黄子澄和齐泰,因其能力低下而为人诟病。两人虽然能力平庸,却依然以“道德君子”自居,忠心耿耿为建文帝效力。然而在靖难后,他们并未选择隐退,而是继续积极抗击朱棣,直至被捕并惨遭磔刑。
除了黄子澄和齐泰,还有一大批建文遗臣被处死。例如,吏部侍郎练子宁因敢于公开侮辱朱棣而惨遭杀害,而茅大芳的家族也被一锅端。练子宁在临死时仍然愤然写下:“成王在哪里?”这一情节在史料中并无确凿证据,类似的故事往往与铁铉、方孝孺的遭遇交织在一起,成为传说。
结语:反思历史与传说的差异
总体来看,朱棣的确对建文朝的遗臣进行了极为残忍的清洗,包括磔刑和灭族。但与流传中的“灭九族”或“灭十族”的说法不同,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。民间流传的许多版本,包含了大量的文学加工和历史误传,甚至许多具体细节也无法与《明史》的记载对得上。
至于有关妻女被充入官妓的故事,虽然某些民间记载中有提及,但史书并未明确记载。这种说法有其可能性,但并不能完全确认。总的来说,朱棣的行径确实极为残酷,但他并未像传说中那般无所不为。那些黑朱棣的人,或许有其独特的动机,真正的历史细节远比这些传闻更加复杂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途乐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